简单有趣的谜语故事(通用16个)
在学习、工作乃至生活中,用到谜语的地方还是很多的,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,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。你还记得哪些民间谜语呢?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简单有趣的谜语故事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简单有趣的谜语故事 1
齐国孟尝君手下有几百名幕僚墨客。
一天,孟尝君派谋士冯爰前往薛地收债。冯爰问:“收债回来,要为大人买点什么吗?”
孟尝君道:“你看我缺什么,就买什么吧!”
冯爰到薛地后,召集债户说:“孟尝君决定免掉诸位的债务!”并当众烧毁了全部债据。众债户如释重负,一个个热泪盈眶。孟尝君十分不快。
一年后,孟尝君被齐王罢官,回到薛地,受到百姓的夹道欢迎。孟尝君概叹地以冯爰说:“爱卿,你替我买的那无价之宝,我此时才觉得它真正的可贵!”
你能猜出冯爰替孟尝君买的`是什么东西吗?
谜底:为孟尝君买回的是“义”
简单有趣的谜语故事 2
据说北宋大文豪苏轼有一次到妹妹苏小妹家去作客。饭后,妹夫秦观陪苏轼到书房小憩,苏轼看见书桌上有一幅秦观的字谜,上面写着:“我有一物生得巧,半边鳞甲半边一毛,半边离水难活命,半边入水命难保。”苏轼看完以后,对秦观说:“妙,妙,妙!”
于是随手提起笔来,也写了一个字谜:“我有一物分两旁,一旁好吃一旁香,一旁眉山去吃草,一旁岷一江一把身藏。”写毕,秦观拍手道:“真妙!真妙!”
苏小妹听了,也进书房,问道:“什么东西如此之妙?”俯身看罢,也信口说道:“我有一物长得奇,半身生双翅,半身长四蹄,长蹄的跑不快,长翅的飞不好。”说完,苏轼、秦观异口同声地说:“妙极,妙极!”
他们三个人说的是同一个字谜,你能猜出这字谜的`谜底是什么吗?
谜底:“鲜”字。
简单有趣的谜语故事 3
唐伯虎的画很有名,人们愿意出很高的'价钱来买他的画。于是,他就在西湖边上开了一个画廊。
这一天,画廊里又挂出了一幅画,画面上是一个人牵了一只狗,在西湖边散步。人们围着画纷纷赞叹:“真是千金难买的好画啊!”唐伯虎听到赞扬声,心里不禁暗暗得意,马上宣布:“这是一幅字谜画,谁要是能猜出答案,这幅画就白送给他。可是谁要是猜错了,罚10两银子!”大家一听,都皱起眉头苦苦思考起来。
忽然,有一个年轻人跑上前,一下子趴在地上,大家正感到奇怪呢,唐伯虎却大笑起来,然后说:“你已经答对了。”并把画取下来,送给了年轻人。
请问,唐伯虎出的字谜答案到底是什么呢?
谜底:“伏”字。
简单有趣的谜语故事 4
从前,有个人从小就好吃懒做,长大以后仍然恶习不改,整天吃喝玩乐,东游西逛。后来,他把父亲的遗产都糟蹋得干干净净,连吃饭都没辙了。就这样,他还宁可饿着肚皮,也懒得去干活。
有一天,他听人家说有一种摇钱树,只要找到这种树,用手一摇,那钱就哗哗往下掉。懒汉心想:我一定要找到摇钱树,找到它,这辈子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了。于是,他见人就打听:“摇钱树在哪儿?你们这儿长摇钱树吗?”人们被问得莫名其妙,都以为碰到神经病人了,谁也不搭理他。
就这样他问了九十九天,也没问出个结果来。虽然累得精疲力尽,但他还是不死心。
到了第一百天头上,他见到了一位精神饱满的老农夫在田里干活,就拱手问道:“老大爷,您知道哪儿有摇钱树吗?”老人家上下打量了他一番,然后笑着对他说:“你要找的这摇钱树啊,到处都有。”懒汉一听,急忙说:“老大爷,您赶紧带我去找一棵。”老人家一摆手,说:“你先别着急,让我把摇钱树的样子告诉你,你自己就可以找到它了。你听着:“摇钱树,两枝杈,两枝杈,十个芽,摇一摇,开金花,柴米油盐全靠它。”懒汉听了,如梦初醒,连声向老人道谢。
从此以后,他按照老人的'指教,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富裕起来了。
你们说,老人说的摇钱树是什么呢?懒汉后来为什么能过上好日子了?
谜底:老人说的“摇钱树”就是“双手”。
简单有趣的谜语故事 5
一天,曹一操一领着曹丕、曹植骑马郊游,去观赏丹枫金橘。这天秋高气爽,蓝天如洗,成群的燕子在天空中飞翔。曹一操一凝望天空,感慨不已。忽然心生一念DD何不以此景为题,制个字谜来试试这两个儿子的才学高低呢?于是,他沉吟片刻,手指天上燕子,吟出四句诗:
一对燕子天空飞,一只瘦来一只肥;
一年四季来一次,一月倒要来三回。
曹一操一让两个儿子先后以此四句诗为谜面,猜一字。曹丕冥思苦想,终未能悟出是什么字。才思敏捷的曹植,略加思索,然后答出一个字。
曹一操一闻之大喜,从此对曹植更是喜爱有加,曾一度欲立他为世子。
聪明的`你能猜出答案来吗?
谜底:“八”字。
简单有趣的谜语故事 6
明朝江南大才子唐寅,少年时,便爱画山水人物、石头松竹。母亲见儿子有些天赋,便递给他一个行李卷和一包碎银,要他去大画家沈周名下学习深造,以求更上一层楼。
沈周见小唐寅俊逸清秀、聪明伶利,便收下这个徒弟。唐寅学了一年之后,偷偷把自己的画与师傅的'作品比了比,感到不相上下,不愿再学下去了,于是提出要回家“孝敬老母”
沈周看出唐寅的自满情绪,就叫妻子做了几样菜,端进东厢一间小屋里。师徒二人坐下,一边饮酒一边谈着话。沈周笑问:“学画一年,想念老娘是吗?” 唐寅连连称是。
沈周佯笑道:“你的画本来不错,又学了一年,可以出师了。” 唐寅拱手施礼:“感谢老师大恩。” 沈周笑了笑,说:“这酒喝得为师全身发热,你帮为师将窗子全部推开,凉快凉快。” “遵命。”唐寅应了一声,起身走到窗前,他推了推西窗推不开,又转身推了推北窗,也未推开。唐寅细细一看,大为震惊,噗通一声双膝跪下:“师傅,我不想回家了,留下我再学三年吧!”
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?
谜底:沈周见徒弟唐寅自满,便在小屋的墙上画了两个维妙维肖的窗子,使唐寅自知画技相差尚远,故要求留下继续学习。
简单有趣的谜语故事 7
一大早清子,俺妈把俺从被窝里头给拽起来,俺一看天还科黑了,俺还怪困,逗跟俺妈说(fō):“俺喷跟老阎(阎王)啦呱了,你喊俺纵亨么滴!”俺妈一枉俺这个熊样,逗科生气了,拽子俺的耳头使劲一扭,把俺给疼的包,那个眼泪哗哗滴朝下掉,俺妈一看俺掉金豆了,逗心软了,来到俺跟系给俺揉揉耳头,说(fō):“还疼不?”俺逗有逮个气,说(fō):“能不疼不?俺还是你小孩不?真能下手!”俺妈一听乐了,“哟,瞅你这熊样,八成是不疼了,赶紧给我做作业去,你能耐了吭,昨晚能给我写睡着了,今天想在办公室喝茶还是想吃饭汗?”
俺一听毁了,俺昨晚作业还没写完,这可了不敌,俺班主任科毒了。有一次,俺和几个小孩玩,忘了做作业,到学校,那个老家伙把俺给揍滴不?那个鼻青眼蓝滴,揍完俺,还让俺搁门口站了一天。来家后,俺妈又把俺给揍了一顿,气死俺了。俺顿时来了精神,然后忙滴跑去写作业了!俺科不想让那个老家伙把俺又给揍了,俺去写作业去了,不和馁这些人瞎聊了!
简单有趣的`谜语故事 8
古代,北方匈奴常常举兵侵犯中原,妄图吞并中原来扩张自己的版图。
一年,匈奴又要进攻中原。匈奴首领首先派人送来一张“战表”。皇上展开一看,“战表”上只写有“天心取米”四个大字,苦想半天,怎么也不解其意。无奈,皇上只得张榜招贤。
可是,满朝的文武大臣竟没有一人能破解,皇上又令人将告示贴在城门口。这时,京城有位名叫何瑭的.小官看完告示后说,他愿为皇上献上退兵之计,皇上连忙宣何瑭上殿。
何瑭在殿上指着“天心取米”四个大字对皇上说:“天者,指吾国也;心者,指中原也;米者;指皇上也。不得了! 这‘天心取米’就是要夺我江山,擒拿皇上。”皇上急忙问:“那怎么办呢?”何瑭说:“皇上别急,我自有退兵之计。”说着,何塘在四个字上各添上一笔,变成四个字,将原信又送回匈奴。
匈奴首领原以为中原不敢应战,拆开信一看竟吓得浑身发抖,也不敢轻易出兵了。
你能猜出改成了四个什么字吗?
谜底:未必敢来。
简单有趣的谜语故事 9
从前,有一户姓宋的人家,给儿子娶了个媳妇,全村人都夸媳妇长得漂亮。儿子听了很是得意。
公公婆婆说:“模样长得好,不一定就聪明,要真聪明伶俐,那才好呢!”
他们决定考考儿媳妇。一天做早饭时,婆婆对儿媳妇说:“你去拿四样东西来!”
儿媳妇问:“哪四样?”
婆婆说:“四两“沉”,四两“漂”,四两“张着嘴”,四两“弯着腰”。”
儿媳妇一听,二话不说,转身就去拿来了。 婆婆一看,眉开眼笑;公公一瞧,连声地夸奖:“聪明,的确是聪明啊!”
请你猜一猜,婆婆叫儿媳妇拿的是四样什么东西?
谜底:四两盐、四两油、四两花椒、四两虾米。
简单有趣的`谜语故事 10
从前有位孝子田春生,忠诚老实,对母亲十分孝敬。
一天,春生进城卖柴,在一处茅厕里拾到个白包袱,打开一看,里面有50两白银。他想失者一定焦急万分,于是站在门外等待,时已过午,春生怕饿坏了老娘,便先赶回家侍侯母亲,并把拾到银子的事向母亲禀告。
老人听了连说:“孩子,莫记挂我的肚子,你是先去等那失主吧,早点把银子归还人家,免得人家着急。”
春生听了老母的.话,赶紧赶回茅厕。只见一财主模样的瘦老头正领了一帮人在打捞东西,便问:“相公可否丢了银子?” 财主看了春生一眼,冷冷地回答道:“你怎么知道?” 春生笑道:“我在此拾到了个白包袱,可是相公的?”说着将白色袱递了过去。
那财主打开一看,先是心条一热,然后马上反咬一口说:“我50两银子,怎少了一小半?”不由分说,将春生拉去县衙门。
县令是位清官,他听罢各自诉说后想:田春生如是贪财之人,何不全部独得?肯定财主之言有诈。于是惊堂木一拍,断了此一疑案。全城百姓闻之,无不拍手称快。
你能猜出清官如何断案吗?
谜底:县官对土财主说:“你失落的乃是五十两银子,这三十两银子没有失主认领,本官就奖给你奉养老母吧。”
简单有趣的谜语故事 11
从前有个老船翁,名叫张海,帮人运点小货为生。张海深感自己没有文化的苦,除白天驾船外,晚上还把自己学到的一点文化知识教给儿子,有时还为儿子买些诗书自学。
有一天,父子运货到了一个集镇,儿子在街上看到朝廷考状元的.榜文,回船向张海要求赴考。张海恨透了封建仕大夫的残忍,不让儿子去。在儿子的苦苦哀求下,张海没办法,于是指着邻近的一条船对儿子说:“你去那里给我借一样东西来。拿错了就别去考,拿对了你就去吧!”儿子满口答应。张海叫儿子拿出纸笔来,顺手写了这样一首诗:“忆当年,生在深山,青枝绿叶,叹而今,来到人间,青少黄多。经过几多风波,受尽几番折磨。莫提起啊,莫提起!若提起,无非点点泪滴江河!”写毕,儿子很快到邻近船上借来父亲要的东西,父亲无奈,只得依允儿子上京赴考了。
你知道张海要儿子到邻近船上借什么东西吗?
谜底:借“船篙”
简单有趣的谜语故事 12
据说张飞曾贩卖过小猪,是个粗中有细的人。
一日,他挑着两筐猪来到集上。刚放下担子,就有一个红脸大汉子走来说:“我要买的两筐小猪的一半零半只。”
话音刚落,又过来一个黑脸大汉说:“你如卖给他,我就买剩下的一半零半只。”
没等张飞答话,又挤过来一个白面书生说:“你若卖给他俩,我就买他俩剩下的一半零半只。”
张飞一听,不由黑须倒竖,怒上心头。心想:小猪哪有卖半只的,这不是存心欺负俺老张吗?正待动武,但又仔细一想,忽然答应了。
结果张飞照他们三个人的`说法卖,小猪正好卖完。
聪明的读者,你知道张飞一共卖了多少头小猪?他们三人各买多少头?
谜底:共卖七头小猪:红脸汉四头,黑脸汉两头,书生一头。
简单有趣的谜语故事 13
从前,有个姓史的花花公子,村民咒骂他是“史霸王”。
一日,这恶少又拦路调戏一位村姑,农夫王大江正挑柴路过,大声斥骂道:“你这小霸王,竟敢在路上为非作歹,欺侮人家的女孩子!”史霸王见是个村野鄙夫,扯出斧头向王大江劈去,农夫顿时倒在血泊中。
王大江的父母闻讯赶来,请村上一位老学究写一张状纸,告到八字衙门。不料那县太爷受贿,收到史老财主的厚礼。
升堂之后,他见状纸开头写的.是“史霸王依仗父势,用斧子伤人。"便将其中一字改了笔,使那杀人凶犯罪行大减,免于死刑。
你能猜出贪官改了哪个字吗?
谜底:将“用”字改为“甩”字。
简单有趣的谜语故事 14
相传乾隆年间,翰林院大学士纪昀,十三岁时就和妹妹埘句吟诗,还爱猜谜,才华惊人。
有一天,小纪昀在芙蓉花溪钓鱼,恰逢乾隆皇帝下江南,来到通州荚蓉花溪赏花。一路上,看那千树浓荫,万花丛丛,他联想到河北也有个通州,悟出一句上联吟道:“南通州,北通州,南北通州通南北。”
吟罢,乾隆命随驾文臣应对。这突如其来的应对,众文臣谁也对不上来。小纪昀正在花溪钓鱼,听得真切。他想起父亲教学馆,生活贫困,母亲经常叫他拿家里的东西到通州当铺典当,于是放下钓竿,走到乾隆面前行礼后说:“老伯伯,这下联我来对行吗?’:乾隆一看,是一个十来岁的小顽童,就惊喜地点头答道:“行,你能对出,我就赏你银子!”小纪昀对道:“东当铺,西当铺,东西当铺当东西。”
乾隆连声赞道:“妙对!妙对!”
乾隆抬头,见花溪桥上有一个小姑娘,身穿红花褂,头戴粉红荚蓉花,一边走一边喊着:“昀哥!昀哥!”乾隆见此情景,灵机一动又出一上联:“红花女戴红花过桥。”
小纪昀眼一眨笑着对道:“青草鱼吃青草戏水。”
乾隆一听笑逐颜开,连声赞道:“对得巧!对得巧!”
突然,一阵疾风,吹落很多荚蓉花瓣漂在花溪里,顺流而下。乾隆见此,触景生情,又道出一上联:“一溪春水花落去。”
小纪昀就对走到他身边的'小姑娘说:“小妹,你来对吧!对得好,老伯伯还赏银子呢!”
小妹抿嘴一笑对道:“两岸绿荫燕归来。”
乾隆听了拍手赞道:“对得妙!对得妙!”然后,他笑着问:“你和昀哥会猜字谜吗?”
纪昀和小妹都点点头。于是乾隆出一个字谜:“三人骑着太阳晒。”
小纪昀思索一下,以谜猜谜吟道:“三人同日来,喜见百花开。”
乾隆笑着说他猜对了。小妹说:“老伯伯,我也要猜字谜得赏。”
乾隆笑呵呵地又出一个字谜道:“七人头上戴草帽。”
小妹嫣然一笑,她也以谜猜谜吟道:“头上戴草帽,帽下有人在。短刀握在手,但却人人爱。”
乾隆听了龙颜大悦,一下子把小妹抱起来,连声称赞。众文武大臣也都赞不绝口。
亲爱的读者,请你猜猜,纪昀和小妹猜的字谜谜底是哪个字?
答案:芬
简单有趣的谜语故事 15
孔融小时候,一次跟着他父亲到洛阳,去拜会名望很高的李元礼。当时,李家来访的客人多极了,非得说自己是李元礼的亲戚,门童才给通报,否则就不让进去。孔融也是这样说了之后才进到里边的。
进去以后,李元礼感觉很奇怪,问道:“你跟我有什么亲戚关系?”
孔融答道:“您的祖先是李耳,人称老子,我的'祖先是仲尼,人称孔子,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学问上的事,是师生关系。我和您都是他们的后代,所以,可算是老世交了。”
李元礼和许多客人听了都很惊奇,觉得一个十岁的小孩能说出这样的话,真够聪明的。
过了一会儿,又有一位客人来了,别人就把孔融刚才说的话讲给他听。这位客人撇撇嘴说:“小时候聪明伶俐,大了不一定就有出息。”
孔融马上接着说了一句话,说得那客人面红耳赤,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。
聪明的读者,你猜孔融说的是一句什么话?
谜底:孔融说:“我想您小时候一定非常聪明伶俐吧!”
简单有趣的谜语故事 16
包公中年得子,夫妻俩对儿子包繶十分痛爱,尤其注重对儿子的教育培养。
一日包拯散朝回家,领着包繶在后花园游玩,边走边给儿子讲古代名人的故事:“孔子原是鲁国大贵族手下一名主管仓库的小官吏,每日里在库房数着数码,划着记号,监督财物出入。后来,齐景公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'办法,孔子回答:‘理在节财’。”
讲到此,包拯编了四句诗谜考儿子:“一宅分成两院,五男二女当家。两家打得乱如麻,打到清明方罢!”并说明:“孔夫子在世之日尚无此物,现在到处可见!”
聪颖的包繶并未直接回答父亲的考问,而是吟诗一首作答:“古人留下一座桥,一边多来一边少,少的要比多的多,多的反比少的少。”
包公一听,乐得直捋胡须。你知包公父子所吟为何物?
谜底:算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