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位置:首页 > 范文大全 > 工作报告 >  校长述学述职述廉述法报告

校长述学述职述廉述法报告

时间:2025-02-09 阅读: 工作报告 我要投稿

校长述学述职述廉述法报告

  在现在社会,报告十分的重要,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。在写之前,可以先参考范文,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校长述学述职述廉述法报告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校长述学述职述廉述法报告

校长述学述职述廉述法报告1

  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,深入扎实地开展学校党风廉政建设,是维护学校稳定、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。20xx年,我校党支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,以年初与教育局签订的党风廉政责任书为依据,结合学校工作实际,紧紧围绕学校工作中心,加强学习和研讨,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作风建设,加强校务公开和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,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落实和监督工作,为我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提供了强大的动力。现就我校党支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总结如下:

  一、加强教育营造氛围

  1.学校党支部成立了党风廉政建设领导机构,明确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和要求,修订和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,完善党内民主生活制度,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  2.加强学习,统一思想,提高学校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,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坚持教育为先,不断加强反腐倡廉的自觉性和责任感。首先是开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,开展《党内监督条例》等有关学习活动,牢记党的宗旨,保持党的先进性。二是通过学习实践创先争优活动,进一步提高党性,进行个人分析检查,对照要求找出存在问题,提出整改意见,有针对性地开展遵纪守法和廉洁诚信教育,提高学校党员干部遵守纪律条规的自觉性。三是结合教育系统的法规宣传教育活动,开展警示教育,以案明纪,以案为鉴,增强学校党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警觉性。

  3.加强学校廉政文化建设,营造良好廉政氛围。党支部把党风廉政文化建设融入整个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之中,统筹安排,精心谋划,丰富载体,运用宣传教育阵地,营造学校党风廉政文化建设的氛围。学校在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过程中,不断扩大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覆盖面,实现了与学校党建、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。学校利用精神文明月活动,加强师德师风建设,加强学校作风建设,强化广大教职工的党纪、政纪、法制观念,引导全体学生树立勤奋求学、崇廉尚俭的思想风尚,营造校园廉洁文化良好环境。

  二、健全监督制约机制

  1.加强学校党员干部管理行为的监督机制。进一步强化党内监督,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列入学校党务、行政工作的重点,纳入到学校领导班子的目标和考核管理。坚持标本兼治、综合治理、惩防并举、注重预防的方针,抓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,每学期在教职工中开展一次对领导班子评议,并听取、收集对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,班子成员间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,接受群众监督。

  2.健全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决策制度。认真执行重大事项集体议事规则,严格办事程序,确保重大决策、干部任免、重要项目安排、校舍维修和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由集体讨论决定,防止个人或少数说了算,强化对学校领导干部职权行为的'监督制约,进一步落实各项党内监督制度,切实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内部的民主监督,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。

  3.实行述职述廉报告制度。年末,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开展民主评议工作,实行述职述廉报告制度,从德、能、勤、绩、廉等方面公开述职自己一年来的工作,自觉接受广大教师的监督,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,严防腐败现象的滋生。

  三、坚持校务公开制度

  1.学校坚持校务公开制度,对学校重大事项,家长、社会所关心的重点和热点问题,如学校的办学思想、办学目标、发展规划、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,民主建设有关制度,学校行政领导职责分工,学校涉及的收费项目、收费标准及政策依据,向学校、社会公开的学校事务等内容,及时通过校务公开栏、教师会议、告家长书等途径公开。

  2.坚持过程公开、结果公开,直接接受教职工和社会的监督。年度的评先、评职、考核、各项规章制度的制订都应有教职工参与,并经教代会代表讨论,然后张榜公布,操作过程公开、透明,让群众看得见,摸得着。

校长述学述职述廉述法报告2

  3月7日下午,我镇的全部中小学教师齐聚三中礼堂,倾听刘校长报告。在近三个小时的报告中,刘校长始终专注,台下的大家也听得津津有味。会场内时而传来阵阵笑声,时而传来热烈的掌声。尽管称作汇报,但更像是一场热情洋溢的交流会。每次听刘校长讲话,我都感到一种久违的亲近,当代人称作“接地气”的领导风范。他给人的印象是聪明、思维清晰且普遍,但最终能引导我们理解他的观念,接受他的理念。这主要源于他的理念和观念都是前瞻性的,并且以一线教师利益为导向,因此赢得了广大教师的认可与尊重,大家都发自内心地尊重这位年轻的领导。

  这场汇报深深触动了我,我收获颇丰。

  打动一:提高成绩的两大法宝

  对于我们一线教师而言,所教班级的成绩无疑是最为重要的。每位教师都在努力提高学生的成绩,甚至竭尽所能,但有些成绩依然不理想。刘校长强调,问题的根本在于部分学生知识断块,造成学习跟不上,长此以往,厌学心理便悄然滋长。这时,教师应分析学生知识断点,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,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成绩。此外,课堂上知识的积累也非常重要,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保证每一节课的品质。怎样看待“好”字呢?整个班级的几十名学生都能够“全学全会”,这堂课才算真正好。我教小学高年级语文已有十几年,教材知识点已掌握,但学生每年都在转变,我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备课并未给予充分重视,造成每次考试总有几位学生成绩落后,这让我感到无奈。今年刘校长的新政策——全员参评的实施,求真务实的说,这对学生是公平的,同时也给我带来了压力,之后备课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学困生,这无疑增加了备课的难度,但也是对我的新挑战。出色的学生定会出色,但如果能把学困生教好,才真正体现出一位老师的伟大!我相信,根据我的努力,学生的成绩会更上一层楼!

  打动二:学生全面发展,五育并举

  提及“五育”,让我倍感亲切,耳旁已经很久没有听见德智体美的说法了。我记得小时候,教师经常提及五育,那时的小学生活多种多样,地理课上老师带我们游览祖国的山川美景,美术课上老师展现他那精妙的粉笔画,音乐课上师范毕业的郭老师用长笛演奏出如天籁般的旋律……

  尽管学生的'成绩关键,但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素养是我们教师不可忽视的责任!我总觉得现在的小学课堂缺乏孩子们应有的快乐与灵动!刘校长明确表示:“学校管理必须注重五育并举,素质教育便是全科教育,开足开全课程。”他提倡教师专业讲课,让每位教师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能特长,这无疑让专业教师倍感振奋!

  在德育层面,刘校长也强调了要形成常态化,德育要具体化、习惯化。德育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,教师需在一节课中渗入,教学生分享、合作与交流。做为农村教师,我们更需在德育上投入更多时间,协助孩子们尽早塑造积极、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。

  关于体育,刘校长提及要注重学生的慢跑和篮球,强调这对孩子们终生受益,慢跑有利于增强耐力,篮球则培养团队精神和身体协调能力!

  打动三:主动积极推动课程改革

  课程改革的效果已经显现,学生的成绩和能力都取得了显著提高!因此,这次课堂改革是正确的,也是教师们务必走的道路。刘校长提出课程改革要“明确接纳点或产生新的上课常态”,在学习中和反思清楚自己接受什么改革举措,并在自己课堂中常态应用新方法,反对假改革。特别是在小学课程中,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路面,以学生能力为导向,以学生为核心,不能生搬硬套、一味效仿,拷贝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,创新与超越才是我们的归处!

  自打这段时间实施课程改革至今,我也收获了惊喜!但这份惊喜主要在几节示范课后,见到孩子们对我的喜爱之情涌现出来!放学后,孩子们围着讲台问东问西,对我的语言和表情开展评定……我目睹了孩子们在我眼前展示出不常表露的情绪:害羞、哀叹、大笑、诧异……为何孩子们在示范课后才会如此表现?问题出在我身上,只有在公开课上我才敢敢于放手,让孩子们尽情展现自己。我在课堂上面带微笑,对一些孩子的小动作仅用目光提示,任由他们随意合作与交流,甚至在白板上涂涂画画……这时,孩子们觉得我与他们的距离近期,好像我成了他们的大朋友,而非那个充满斥责和指令的教师。经过思索,我意识到孩子们的本性是什么?开朗、爱动与天马行空的想象……我一直束缚了孩子们的思路与手脚,甚至扼杀了他们美好的想象力!我必须改变,我要逐步适应,将课程改革变为常规,让新方法变成课堂的常态。我相信我的学生们会更加喜欢这个智慧的教师。

  打动四:教师的新定位

  刘校长在这次报告中提出,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,不但要传道、授业、解惑,更要不断学习,提高自己的能力,以综合能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。大家一线教师不能满足于现状,觉得小学教师只需具备自己的一小部分知识,更应将读书学习做为常态,持续充电,变成学生眼里博学的教师,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,自然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。

  最终,刘校长还给我们上了一堂心理健康课,告诫我们要保持生活与工作之间的平衡,不要积累消极情绪,尊重认识的人,对社会维持情绪。保持好的心态,成绩和荣誉固然重要,但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,要学会享受生活,享受工作!

  总之,这次汇报让我深感本身存在诸多不足,亟待改进的区域也不少。今后我要不断进取,虚心听取提议,不能局限于旧有的方式,要积极充电,提升自身素质,优化课堂教学,成为一位博学、有趣、课堂气氛活跃,更受孩子们欢迎的好老师!